本文刊登於國度復興報 547期
http://krtnews.com.tw/
http://krtnews.com.tw/
陳春燕經營香燭金紙等拜拜用品的商行,原本是店面經營,後來轉進便利超商和家樂福大賣場銷售,成功轉型為中盤商成立「耕林有限公司」;她的朋友常開玩笑說:「這個店好像是天國銀行」。
她在基督教領洗後對信仰更加認真,不但凡事要禱告上帝,還每周三固定參加小組聚會,常常從店裡拿著聖經出門時,就會被左右鄰居嘲笑她說:「妳信那麼多種神明,有事情的時候哪個神會來幫忙呢?」
家族事業 轉型擴大經營
春燕是因為祖母是天主教徒的關係,從小在天主堂受洗、上兒童主日學、每周固定去望彌撒。在台南新營長大的,嫁給林東璧才來到台北,因夫家是民間傳統信仰,自己又是家族中的大媳婦,入鄉隨俗在祭祀拜拜上,她總是忙碌預備各樣牲禮的事宜。因為天主教是允許祭拜祖先的,所以做這樣的事情她從沒有感到不平安,反覺得是盡了為人媳婦的本分。
婆家的三叔原本經營南北貨的雜貨店,家中貨品形形色色,每到農曆七月祭拜的旺季,香燭、金紙、鞭炮等多會用到,因為生意特別好聘請她到店中幫忙看店。後來,婆家四個兄弟評估生意可以擴大經營,特別成立拜拜用品的專賣店,把拜不同神明需要不同的香燭、紙錢小包裝分裝,聘請業務員和送貨員各處推銷,成功打進便利超商和家樂福大賣場販賣,轉型為中盤商「耕林有限公司」商行。
「這個行業很辛苦,特別到農曆七月份台灣的拜拜旺季,分裝的工作讓大家忙整夜無法睡覺,後來幾個兄弟覺得太辛苦紛紛打退堂鼓退股份。」春燕提到忙碌的情況,真不知道自己當時如何撐過,但那時她已經入行十多年,評估自己可以獨當一面來經營,勇敢地從兄弟合夥變成獨資經營。
由於專營拜拜各樣的金紙,她還會教導不懂拜拜的人拜什麼神,要用怎樣的紙錢、拜拜時有何程序和講究,所以許多熟識的朋友常開玩笑說:「這個店好像是天國銀行」。
參加小組 重新領受洗禮
雖身為老闆娘,春燕善待每個員工,加上老闆林東璧是熱情喜樂的人,夫婦倆與公司的員工建立良好的關係。專跑外務的李先生被朋友邀請到教會,不但自己信主,還熱心傳福音給商行的老闆娘和同事,邀請他們參加在自家舉行的小組聚會。
從小在天主教堂長大的春燕,參加小組聚會時喜歡上彼此相愛、互相扶持的團契生活,她發現基督教會的聚會更有生命力和活潑溫馨,神職人員牧者的家庭美滿幸福,每個基督徒都用生活見證自己的信仰;而且自己就可以直接向上帝認罪禱告,教會還有讀經班、成人主日學、晨更禱告,在傳道人的教導下,自己就能從聖經中得到上帝的安慰,對上帝的認識和理解增加了許多。
既然對耶穌基督的救恩清楚了,她決定在基督教會重新領洗,六年後夫婿林東璧經歷一場大車禍,雖然當時多處骨折,因有上帝的保守,不但完全恢復健康,還願意到教會受洗,與妻子同心到教會敬拜上帝。
信仰衝突 夫婿全然擔待
從小是天主教徒的春燕,嫁到民間信仰的婆家,她沒有感到祭拜祖先和偶像有何不平安,但是自從在基督教會領洗後,她避開任何拿香祭拜的機會,因為越加認識基督教信仰是要我們專心信靠上帝,特別是十誡的教導:「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別的神。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…」她內心十分衝突,但是還是選擇以過去默默躲在先生背後,或者是以忙碌準備祭祀用品來逃避。
她在基督教領洗後對信仰更加認真,不但凡事要禱告上帝,還每周三固定參加小組聚會,常常從店裡拿著聖經出門時,就會被左右鄰居嘲笑她說:「妳信那麼多種神明,有事情的時候哪個神會來幫忙呢?」使得她對經營專賣香燭金紙的事業,心中深感不平安。
自家生意被朋友戲稱為「天國銀行」,春燕越想越發地不平安,她知道進出廟宇拜拜的人多為祈求發財、平安順利,他們因為不認識真神才祭拜假神,這個生意正確為「地府銀行」才是。在台灣貴格會海山教會領洗後的她,知道祭拜偶像是交鬼行為,是上帝所厭惡的,自己明知賜福的源頭、真正的「天國銀行」是上帝,怎可靠這與罪惡有分的行業維生呢?
「這個事業要收起來時,我有很多的掙扎,因為會影響到很多家庭的生計。」春燕說回憶當初情景,很感恩地說:「感謝上帝讓我有個好老公,雖結束事業時尚未受洗,但尊重我的決定,願意同心將這事交託上帝引導。」後來他受洗了,對於信仰比她更加認真執著,堅絕不拿香祭拜祖先和偶像,並率先向父母和兄長們表明信仰,讓春燕從此不再有拜與不拜的為難。
結束事業 專心仰望上帝
春燕想起曾有個矛盾的經驗,她每天為事業的禱告:「上帝我要去開店門做生意了,雖是您不喜悅的行業,但我願意把自己交給您,請教導我怎樣行走前面的道路。」有一次才禱告完,立即有筆三千多元的生意上門。當時她很開心上帝垂聽禱告賜福給她,但是這份喜悅卻不知道應該向誰分享。
因為自己明知道不應該拜偶像,卻要教別人如何拜,還販賣相關的鞭炮、香燭、金紙等讓別人拜偶像交鬼,陷人於罪惡中等於自己也在罪惡中。但這又是個穩定且收入豐富的事業,自己投身在這行業近二十年,如果結束經營影響生計的,還不只是自己的家庭,公司聘請的員工也沒有生路。當時海山教會鄭師母和姐妹們都很關心她,常常到店裡來關懷她,並和她為這個矛盾掙扎禱告,雖然有人安慰她說「這個店面是福音出口,藉著生意上的往來,妳可以接觸很多心靈有需求的人,向他們傳福音。」但是她的內心卻總是不平安。
當時往來的客戶有三百多家,為了如何結束事業她多方尋求禱告,「沒有想到結束營業比開始創業困難很多,如果能頂出去會讓自己虧損少一點,但是自己不能做的事情,怎麼可以讓別人來做呢?轉型嗎?整個店裡全是拜偶像的物品,怎麼轉法呢?」
春燕想起當時的抉擇,關鍵還是帶領她信主的李弟兄勸她的一句話,他說:「憑著信心走出去,上帝就會開路。」果然禱告之後,她終於勇敢下定決心徹底結束事業。
員工反彈 耐心協助就業
春燕事業結束後,從習慣一早開店勞碌、踏實做生意,突然間沒有事情可做,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,內心感到失落彷彿飄浮半空踏不到地面。內心惶恐擔憂的,竟然不是自己將來要從事什麼工作?而是聘請的員工如何維持家計呢?
公司的外務是婆家的遠房親戚,他當時也被李弟兄帶領剛信主,聽說老闆娘要結束事業,擔心自己學歷不高找不到工作,失業會影響家庭的生計,當著她的面大罵她沒有良心為夥計著想,還生氣地把受洗禮物荒漠甘泉等書丟進垃圾桶。
為此,她內心難過糾結,不但百般的安慰、鼓勵他,為他不斷的禱告,還親自開車帶他去面試找工作。他所積欠的債務一筆勾銷,還送他摩托車等,她與夫婿林東璧一同持續的關心扶持他,直到他找到穩定的工作、並在他住家附近找教會聚會。
現在的她,每天還是習慣早起,到教會參加晨更禱告,參加教會的裝備課程,期許自己能夠更多被主使用,向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傳福音,介紹他們什麼是真正的「天國銀行」,幫助人找到上帝要給人的珍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