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昆田牧師主講/李菽霓記錄
華人民間信仰的祀神觀世音菩薩可謂是家喻戶曉、人人皆知,走進傳統家庭的廳堂,觀音的圖像若不是懸掛在牆上,她的雕像必然會豎立在神案桌上。基督徒要向國人傳福音,與自己家人對話,不可不知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對國人的影響,否則你無法溝通,甚至改變他們的生命。基督徒見證信耶穌有平安,更有可能把耶穌當作宇宙眾多祀神之一。民間基層民眾把觀世音菩薩當作「濟世造福的聖人」,「拯救人間苦難的救星」、「送子送財的神仙」,她對民智的影響遍及世界華人腳蹤所致之處。
一、觀世音菩薩原義
「觀世音」從公元一、二世紀起,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,其僧尼及信徒均被稱呼「菩提薩埵」〈Bodhisattva〉。Bodhi意為悟道,Sattva為眾生。全名為求道者,或悟道者。從梵文譯成中文,簡稱為「菩薩」。大乘佛教隨便創造了許多祀神供人膜拜,較有名者的有「觀世音菩薩」、「地藏王菩薩」----等。
觀世音梵文之意:譯成中文為「觀世音自在」,或「觀世音」,或「觀自在」。公元四O一年,西域龜茲國和尚鳩摩羅什把梵文譯成「觀世音」。他所譯的著名經典「妙法華蓮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」裡面有一段佛陀與無盡意菩薩對話的記載,無盡意菩薩問:「世尊,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?」,佛陀告知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現其音,皆得解脫。」許多佛教徒根據這段解釋誤以為觀世音便是「觀看求告者的聲音」.其實求告者的聲音不是用觀看的。
在「般若玻羅密多心經」記載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玻羅密多智慧修行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」其涵義為:「觀自在菩薩者,能現照,觀察,成為智慧者。觀察的結果一切皆空,故能渡一切苦厄而其自在。」唐玄奘的譯經中他用「觀自在」三個字,涵意雖然不錯,但「觀自在」與個人最忌諱的「棺材」發音接近,一般民間普遍沿用「觀世音」較習慣。
二、觀世音菩薩之變性:
梵文「觀世音」一字是男性,根據阿彌陀淨土經典,在西方淨土中沒有女人,阿彌陀佛〈無量壽佛〉曾發過願,凡是女人都能往生。往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便不再成為女人。原因是印度自古以來便重男輕女,佛教尤甚。女人被看成修道者的最大障礙。所以,佛教主張女人一到淨土都便成男子。
公元前五世紀,釋迦牟尼創設了佛教。他把印度婆羅門教的教義革新,因此許多婆羅門教教徒轉信佛教。然而原本的教義影響他們很深,難以即刻改變舊有的信仰,他們把婆羅門教觀音帶到佛教裡面。公元前三世紀,大乘佛教興起,信徒們為安撫眾生之心,思考佛教也需要有一位慈善的菩薩,便將婆羅門教的「善神」觀世音吸收進來成為佛教的「慈善菩薩」名叫「馬頭觀世音」。到了公元前,佛教徒們考慮到諸菩薩皆是人身,便將馬頭觀世音改為男人身。於是觀世音菩薩由一匹小馬駒變成一位大丈夫。
佛教的「悲華經」卷第二、三記載一位無諍念王,偕眾子共赴寶藏如來處,發心求道修煉。這位無諍念王就是後來佛教的阿彌陀佛,長子不眴成了觀世音菩薩,次子尼摩成了大勢至菩薩。在西方三聖像圖中,阿彌陀佛在中間,長子觀世音在右邊,次子大勢至在左邊,表明他們原是父子關係。所以觀世音應當是男性的。
漢朝末年,佛教在中國普遍流行。宮廷與民間寺院開始供奉佛像。東晉之前,中國所描畫的觀世音像和塑雕幾乎都是男性,一位大丈夫。東晉之後才出現女性相。大陸河南洛陽市龍門石窟的「柳枝觀音像」塑造於北朝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(公元493年)前,是我國古代女像觀世音較早代表作。
由男變女的原因,據推測:(一)觀音為拯救婦女或童女才變成女相。(二)許多婦女為求得兒女,觀音變成女性的象徵,能賜生男生女。向男相的觀音求生育,中國的婦女教保守會感到害羞。(三)人類宗教的共同點,相信女性的神明較男性的神明來得慈悲、溫柔、憐憫,向女神祈求容易獲得垂允。印度觀音在中國變成女性的神明,加上浙江普陀觀音道場建立之後,觀音菩薩在中國立穩她信仰的根基迄今不衰。
觀世音是佛教天宇體系中的一位菩薩。佛教強調: 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有佛性者,皆得成佛。」因此,佛不僅是指佛祖釋迦牟尼,乃指一切「覺者」和「智者」。它有三種涵義:(1)自覺: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,無增無減地,如實覺了。(2)覺他:不僅自覺,亦能平等的普遍地使別人覺悟。(3)覺行圓滿:自覺、覺他的智慧和功德達到最高、最圓滿的境界。具有上述諸覺的人便是「佛」。
「菩薩」是指那些抱廣大的志願,將自己和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,得到寂靜安樂;從愚癡中解脫出來,徹底的覺悟(自覺、覺他)的人。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,也譯作「大力」。(宋朝貶佛才把觀世音菩薩改稱「大力」。若用一個學校作比喻,佛好學校校長,菩薩則是教師,而眾生則是學生。觀世音菩薩的職責就是協助阿彌陀佛,用佛教的宗旨和教義,去「普渡眾生」解救那些在「苦海」浮沉的芸芸眾生,把他們超渡到西方極樂世界,了卻一切煩惱。漢譯的名稱觀世音,即是眾生受難時,呼其名號,兒菩薩尋其聲音來救渡。觀世音或菩薩們,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。若有人掉落大海,被水所漂,稱其法號,即到淺處。在海上行船,被大風吹墮羅剎鬼國,其中若有一人稱「觀世音菩薩」之名號者,諸人皆得解脫。若有婦人去求丁求子,供養觀世音,便生福德智慧之子。楞嚴經說:他能現卅十二相,即卅十二變身,一直到非人身,他能隨度化。對一切人救苦難,不分貴賤賢愚,不分良善醜惡,有求必應。觀世音常因時代、環境、風土人情、知識習慣、中生類別不同,相應地顯現不同的形相。
三、基督徒對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應有的認識:
觀世音菩薩的信仰源於印度婆羅門教,進入中國國土才把它發揚光大,對國人的信仰與思想影響極深,基督徒應有幾項基本認識:
A. 觀世音菩薩沒有真實的歷史背景:印度是不注重歷史記錄的國家。許多的經典均以口傳的方式,代代相傳下去。許多菩薩都沒有在世做過人的歷史[根據。例如;文殊、普賢二菩薩與阿彌陀佛都沒有歷史記載。論及觀世音菩薩原是印度的一種民間信仰,無實際的跟根據。
B. 觀世音菩薩的教義違反佛教因果報應的定律:佛教強調三世因果律,有因必有果。人前生種的是什麼,今生便收什麼。一個人如在今世遇到火難、水難、風難、鬼難、賊難,及不能生兒育女,都因前世自己的業力所致。觀世音的信仰違背了佛法,變成迎合一般信眾追求現世利益的心理,變成佛教的「旁門左道」。
C. 藐視道德倫理觀念:佛教有許多戒律,都是教導人固守道德。然而在觀音經中卻說:「設復有人若有罪,紐械枷鎖,檢擊其身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皆悉斷壞。」這種信仰易使基層民眾錯誤的導向,不重視倫理道德的固守。
D. 鼓勵以眼還眼心志:佛教與其他宗教一樣,都是勸人不要以惡報惡、以眼還眼,總要忍耐。但觀音經中的短偈卻主張:「咒詛諸毒藥,所欲害身者,念彼觀音力,還著於本人咒詛與毒藥的結果,就會回報到你敵人那裡。觀音經依舊強調:「敵欲害我,我便殺敵」的報復思想,類似中國「封神榜」中神怪的故事。有可能觀音經未把佛陀慈悲的精神帶給中國,反而被中國武俠小說冤怨相報所影響。
E. 縱容信徒追逐現世利益:佛教的教義主張「諸形無常,諸法無我」把紅塵世事看為淡泊無常。然而觀音經卻縱容世人追逐今世各種名利喜訊。般若婆羅蜜心經記載:「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、琉璃、瑪瑙、珊瑚、珍珠等寶入海,假使黑風吹其船舶,漂墮羅剎鬼國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”觀世音菩薩名號”者,諸人等皆得解脫。
F. 培養信者的奴隸性和依賴性: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和救苦救難的德性,對苦難中的百姓來說,無疑是得力的精神寄託。圖騰式的原始信仰使得許多信徒,把觀世音當成苦難中的救星。對統治者而言,這性善,救星的宗教意識,使百姓產生莫大的奴隸性和依賴性,有利於帝王的統治和專制。中國歷代帝王均熟悉這種宗教的愚民特性,善用於達成統治的目的。
結論
觀世音的信仰傳入中國,不但刺激了文學家的想像力,亦鼓舞了我國古代小說的創作同時走進了舞台戲劇。諸如:「觀音救父記」「慈悲菩薩惜龍南海記」都是絕世的佳作。尤其明朝吳承恩撰寫「西遊記」,成功地塑造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「善神」。這些文學與戲曲反映民間社會族群的集體意識,通過世代研習和傳承,成為生生不息的文化與生活的模式。基督徒期望向觀世音信徒傳福音,除了本身有真正生命的更新,並具強烈佈道意願,透過研討宗教信仰如何烙印在人心的「心智地圖」瞭解他們的思想模式,才能達成有效的溝通。當然聖靈做成我們的保會師,會引導我們不到的策略與傳福音的方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